第139章 夜袭(1 / 2)

陈斯年回到镇北王府后,就直奔文津阁,和第一谋士宋无咎展开谈论,研究按察使蒋放的逃跑路线。

而镇北王却一脸的不在意,背着手,缓缓走出门,溜溜达达,就像是一个寻常人家的老头,不参与其中,一副自得其乐的模样。

曾经大名鼎鼎,威震大虞的战神王爷,如今却是甩手掌柜的模样,很多事完全放心地教给陈斯年去搭理。

陈斯年也懒得和他多费口舌,专注地和宋无咎在地图上推演起来。

后者手里拖着烟袋锅,吧嗒吧嗒地抽几口,青烟缭绕,眉头紧锁道:

“蒋放从盛天南门走,出幽辽,去往胡然省,一共三条官道。”

“其中最为宽阔平坦的那条,一路上关隘无数,守将更是大多出自长山大营,绝对不会放行,他必然不能选。”

“相对崎岖的那条,用于战时奇袭,当时也是草草修建,并非用于潦草运输,一路上郡县较少。”

“第三条,则是羊肠小道,蒋放此番出逃,所带的金银财宝必不在少数,光马车就四五架,若是走这小道,只怕是半日内就会被追上,我认为他不会那么傻。”

“如此来看,他最可能走第三条,但也不排除对方犯浑或者兵行险着,斯年,你怎么看?”

陈斯年托腮思忖,盯着舆图,半晌后没有着急回答,而是反问道:

“宋先生,你以为蒋放此人如何?性情如何?”

宋无咎又吧嗒几口,整个文津阁内都飘散着青色的烟雾。

缭绕朦胧之中,他眉头紧锁,咳嗽几下说道:

“此人从京城来到幽辽,在此为官多年,不说任劳任怨,也算是给幽辽百姓办了一些事。”

“但暗地里贪污的钱财,更是难以想象。”

“最开始,王府这边并没有找到实际的证据。”

“直到他在幽辽为官的第三年,才因为一件杀人案,收受城中富豪五万两银子,承诺将对方儿子大牢里捞出来,才被暗自发现。”

“可见,此人性子还是相对小心的,起码比布政使谨慎。”

“可惜,有钱能磨推鬼,贪婪的本性还是会暴露。”

陈斯年认真地听完,微微颔首,大拇指和食指揉搓着衣袖,思索片刻后:

“既然都有可能,那就三路同时派兵追击。”

“他出逃到胡然省,有人接应不说,路上一定会带随从和家仆。”

“两路各五百人,保险些。”

“我独自令一百人,走宽敞的大路。”

宋无咎眼里闪过一丝赞许:

“姑爷为何要走大路?”

陈斯年神秘一笑:

“大虞的官家,向来都心存侥幸,大多数都认为最危险的地方,就是最安全的地方。”

“宋先生你也说了,保不齐他兵行险棋。”

“况且,再厉害的将士,也抵不住大批大批的银子。”

“蒋放出手阔绰,沿路抵达关隘,自然是会打点。”

宋无咎不由得摇头苦笑:

“你这是不相信长山大营走出去的将士,若是被王爷听到,他肯定会不悦的。”

陈斯年却是耸耸肩,一脸轻松和无所谓:

“我不是不信任将士。”

“我是不相信人心。”

“面对巨大的财富,任谁都会动摇。”

说罢,陈斯年转身离开:

“宋先生,晚辈先告辞。”

“一路小心。”

宋无咎目送陈斯年的背影远去。

……

平整宽敞的官道上,陈斯年带着五十白云游骑,五十神机营将士,奔袭了两个时辰。

马匹嘶鸣,连人也口干舌燥。

终于抵达一处村庄,附近有溪流,陈斯年这才让众人歇息片刻,同时饮马。

廖熊胆这次并没有敢来。

他在小路追击。

而姚翠花则是在那条战时奇袭的道路。

眼下跟着陈斯年,较为熟络的只有金维庭。

多日不见,后者已经褪去了青涩,消瘦的身子也开始健壮起来,只是那对眼睛还是有些他那个年纪该有的稚气。

“姑爷,你说那个蒋放会走这条路吗?”

金维庭拍着战马的长脖子,梳理马毛,瞧着马儿因为疲惫而疯狂吸水,有些心疼。

陈斯年极目远眺,两旁是连绵不绝的群山,目光的尽头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官道:

“谁知道呢。”

“不管他走哪条路,最后的下场都是一样。”

金维庭低着头,盘算一番,如实说道:

“姑爷,人不会有事,可是这么跑马匹遭不住。”

“再这么跑下去,天黑前就得死伤一大片。”

陈斯年目光不曾动摇,沉声道:

“时不我待。”

“舍不得孩子,套不着狼。”

“以后收了苍狼部,战马要多少有多少。”

“行了,别废话了,告知所有将士,上马,继续奔袭。”

最新小说: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舍弟诸葛亮 武布中华 抗清 悍明 超时空史记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隋唐小纨绔